Language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普陀这堂课上学生们竟然成了“拆家能手”!


来源:mile米乐首页    发布时间:2024-03-15 00:32:08

普陀这堂课上学生们竟然成了“拆家能手”!

详情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指出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要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来开展劳动课程。

  依托《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中面向五六年级学生的“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工业生产劳动”和“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劳动任务群和劳动要求,构建起《工具的进化》创造性劳动课程框架,融合家政劳动实验室的空间特色,充分的利用实验技术装备,并结合多学科知识点打造广而深的课程内容,从家用器具的使用、到产品结构的拆解、再到工具未来的推理,使学生能够掌握家用器具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产品结构的设计原理,感受新技术对效率提升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并能够应用新技术进行创造性劳动实践与问题解决,进一步的能够对工具演化背后所隐藏的人类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过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日前,宜川附校的同学们来到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长风新校区的家政劳动实验室,参与了“工具的进化”创造性劳动课程。在90分钟的探究课程中,同学们首先“回到石器时代”,考察人类早期的工具及五种石器技术模式的迭代,探讨工具制作技术的迭代规律及其与人类演化方向的关系,接着聚焦于现代清洁工具领域,从工具使用、结构拆解、对比分析和未来推理四个层次深入剖析清洁工具的演化过程,最后提出了关于清洁工具的未来的合理预测。

  “什么是工具呢?”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说起工具同学们立刻想到螺丝刀、老虎钳、锤子、电锯等等生产工具,除此之外还有清洁工具、食品加工工具、农业工具、书写工具、测量工具、智能工具等许多种类,我们天天都会使用到不同的工具,但大多时候我们只关心它好不好用、起啥作业、怎么用,却很少去思考到底什么是工具呢?

  同学们认为:“工具是辅助人们制作东西的”“可以让人类完成一些任务时更便利的物品”“可以替人类做一些事情,比如洗衣服、烘干衣服、扫地等等”。

  早期我们大家都认为“使用工具”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后来我们大家都认为“制造工具”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现在我们得知人类并非是工具的唯一制作者,很多动物也有使用工具和简单制作工具的能力。但是工具的制作与使用对确定人类的演化方向,增强人类的适应生存能力,塑造人类的大脑与心智及行为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六种石器加工的技术模式:距今330万年左右的Lomekwian技术——260至250万年前的奥杜威技术——170万年前的阿舍利技术——30至25万年前的莫斯特技术——5万到1万年前的奥瑞纳技术——细石器技术。将这些石器加工技术放置在同一时空中对比,不难发现明显的技术进步规律。

  同学们发现:“工具的演化从最早到最后表现为越来越小、越来越精巧、越来越实用”“越来越锋利”“生产这些石器工具的工艺越来越稳定”“从单一材料变成了多种材料,到最后的细石器技术就是把石器和木棍结合在一起”。

  所以工具制作使人类进一步脱离一般动物所具有的生物本能,向人类特有的行为能力和社会属性迈进的重要驱动力。人类脑量的扩大,认知能力的提高,语言的复杂化与工具技术的一直在改进是紧密关联、相辅相成的。

  了解了早期工具的演化,我们得知工具的种类开始细分同时早期的石器已经从生活中消失了,那作为早期的清洁工具,扫帚没有消失呢?

  同学们认为:“因为扫帚是最简单的清扫工具”“因为扫帚是比较便宜的工具,性价比更高”“扫地机器人也有很多不好用的地方,不可控”“因为扫地机器人和吸尘器这些是科技发展的成果,这些科技是近几十年才有的,而人类从古时候开始就有打扫清洁的需求,在现代科技出现之前的几千年我们始终使用扫帚,所以目前扫帚还没有消失”。那清洁工具是如何演化的呢?我们将聚焦“传统扫帚、塑料扫帚、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四种代表性的清扫工具,从使用、结构、技术等角度探索它们的演化过程。

  首先我们从人的视角探讨工具的使用变化。每组同学选取一名劳动实验员,分别利用“传统扫帚”“塑料扫帚”“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来清洁一平米区域中的垃圾,其他同学作为劳动观察员,发现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好用在哪里、暴露出哪一些问题等。

  同学们发现:“传统扫帚清洁效率很高,但是没有配套的簸箕,而且垃圾会卡进棕榈毛中, 使用时有点重”“塑料扫帚使用非常轻便,但是细小的灰尘比较难扫干净”“吸尘器可以单手操作,灰尘也可以吸起来,但是没有扫帚快”“扫地机器人不用人类管它就可以清洁,但它不知道会跑去哪里,而且大垃圾吸进去还会掉出来”。

  通过使用我们得知,清洁工具逐渐解放了我们的双手双脚,使清洁的劳动变得更轻松,但人类对工具的掌控变弱了。

  接下来我们要从机器的视角探索结构的变化过程。每组同学选取合适的螺丝刀等工具来拆解四种清洁工具,在拆解的过程中,了解每一个部件的作用。

  传统扫帚:传统扫帚看上去很粗糙,拆解的第一个难题是钉进木棍里的钉子,拔出钉子后我们拆掉了第一个部件——捆绑棕榈毛的棉布,这时棕榈毛全部暴露出来,但是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全散开,还需要把每一束棕榈毛外面的棉绳剪掉,剪开棉绳,棕榈毛全部散开变成一片一片的,同时有大量的碎屑掉落在桌面上、漂浮在空气中。我们得知传统扫帚的制作格外的简单粗暴,利用了材料本身的特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家中生产出一把传统扫帚。

  塑料扫帚:塑料扫帚是我们在学校天天都会用到的劳动工具,很轻松就把它们拆成了四个部分,接下来我们准备拆除扫帚前端的毛,我们用钳子把扫帚毛拔下来,原来它们是塑料丝,几十根安装在一个孔中,排列在梯形的盒子里。我们得知塑料扫帚的部件很精简,部件和部件之间都是用螺纹连接的,十分便捷组装和运输,还能够和簸箕配套使用,大部分的塑料扫帚和簸箕的尺寸都是匹配的,不像传统扫帚没办法用统一的簸箕。

  吸尘器:拆解吸尘器时,连接头和吸尘管都是卡扣或者套起来的,所以非常容易就拆开了,但难题是主机部分,我们将螺丝取下来后,发现左右两片是依靠内部卡扣连接的,我们没办法将它们掰开,只好求助老师。拆成两半后,我们得知吸尘器的吸力来源是一个非常快速地旋转的马达,配合一块充电电池就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力。此外,我们还发现吸口处有嵌入式的小轮子方便毛刷在地面上拖动。

  扫地机器人:我们组挑战拆解扫地机器人,第一步拧螺丝,本以为拧螺丝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但是没有想到一台扫地机器人里有那么多的螺丝,当有的小组已经拆解完成时,我们还没有将所有的螺丝都拆下来。但是扫地机器人的结构非常合理,只要把螺丝拆掉,就可以分离出不同的组件,每一个零件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得知扫地机器人的结构很复杂,但同时非常有秩序也很合理,比如底板外侧有一圈弹性塑料可以防撞击、两对扫帚毛可以把灰尘聚集等等。

  面对这么多拆解出来的部件,我们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探究“哪些部件消失了?哪些部件出现了?哪些部件没有变化?”MR技术展现出最先进的扫地机器人的内部结构、原理和运行方式,然后和拆解开的劳动工具作对比,我们得知虽然技术在慢慢的提升,但人们的清洁需求却没有过大的变化。

  我们发现逐渐在消失的是扫帚的毛,在吸尘器中全部消失了,但到扫地机器人中又出现了两对,原因是吸尘的技术彻底改变了清扫的过程,清扫的目的是把垃圾和灰尘收集起来,所以不需要聚集垃圾的扫帚毛。但扫地机器人中又出现了是因为要保证人不干预时能清扫起吸在地面上的垃圾。

  新出现的部件就是电源、芯片、轮子等,有些是功能演化的结果,比如簸箕变成了集尘盒、人的脚变成了轮子等。

  我们发现没有变化的是手柄的长度,从传统扫帚到塑料扫帚再到吸尘器,手柄的长度基本是一致的,因为都需要人来使用,而人的身高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这个长度也没有变化,直到不需要人来操作的扫地机器人,去掉了手柄,彻底改变了形状。

  我们将这些事实依据粘贴并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开,直观地展现出人类发明和使用清洁工具的历史。那么按照这样发展,清洁工具的未来是什么?

  同学们认为:“未来轮子会演化为履带和飞行等可以上下楼的行进方式”“扫帚毛会慢慢的少直到完全消失”“能轻松实现垃圾分类”“吸尘口会变得更大”“能够感应地距离更远、范围更广、更加精确”“未来的清洁工具会集成更多工具,比如水箱杀菌等”。

  在“工具的进化”课程中,同学们不仅动手而且动脑,不仅思考劳动工具怎么使用而且思考劳动为什么这么用、还能怎么用,他们将以此为起点,在未来的劳动中展现创新精神,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联系:张女士
手机:
13861026367
电话:0519-88407260
邮箱:158838580@qq.com
地址:常州市潞城工业园区

联系:张女士
手机:
13861026367
电话:0519-88407260
邮箱:158838580@qq.com
地址:常州市潞城工业园区

Copyright © 2020 mile米乐首页  网站建设:mile米乐网页版首页  常州  苏ICP备20044378号-1  本网站已支持IPV6